中汽成配 薛渝川
学习了夏主席的演讲稿,使我开始正视“工业4.0”这个概念,夏主席提到如果说常态被定义为“工业2.0”生产时代的话,新常态就是当今最新定义的“工业4.0”生产时代。这个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,以生产高度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。
目前我们正处于“工业2.0”向工业“3.0”过渡的时代,“工业3.0”即电子信息化时代,指广泛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,使制造过程自动化控制程度进一步大幅度提高。目前中汽成配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已经大幅度提升,但是要做到普及,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。所以我认为当前我们需要先做好“工业3.0”,再谈“工业4.0”。“工业4.0”这个概念从早期的热炒到后期的辩驳,这一舶来概念得以席卷工业全民的关注,如果说大背景是源于中国制造升级对技术方向的迷茫,小环境则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于未知未来的焦渴。
“工业4.0”是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概念。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,提出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基础,以生产高度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工业革命。
他们认为,这场变革是继机械化、电气化和信息技术之后,制造业迎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,因此将之命名为“工业4.0”。
“工业4.0”分为两大主题,一是“智能工厂”,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,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;二是“智能生产”,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、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。在这些过程中,软件是重中之重,可以说起到赋予智慧工厂“灵魂”的中心作用,包括设备制造、物联网、数据网等都需要通过软件将这几大板块联结起来。
“工业4.0”是一个新时代变局的开始,这是继工业1.0机器代替人工时代、工业2.0的流水线时代,到工业3.0高度自动化时代后又一个新纪元的开始。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看,是互联网从“虚”的服务业大规模进入“实”的制造业的开始,也即CPS体系的实现。今后的制造业,将与服务产业一样,建立在互联网这一“共同的底盘”之上,人与人、人与机器、机器与机器之间将对话协同,工厂生产由“高度自动化”转向“智能”生产。比如,我们个人只需用手机下单,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,由其采购原料、设计并生产,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。
所以,在实施“工业4.0”之后,整个社会都将变得智能,工厂变成智能工厂,家居变成智能家居。而智能物流,智能电网,智能穿戴,智能城市,智能汽车,智能医疗将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在中国, 制造业正经历着从"中国制造" 到"中国创造" 的转型。政府颁布了许多令人振奋并前景大好的计划和政策,投入了大量的投资和努力,帮助中国的制造企业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及技术密集型。在"德国工业4.0"近期被正式提出之前,一些国内的先进新兴企业早就在 "智慧化生产,智慧工厂"这些经营理念下开展业务经营和产品定位了。那这些其实也是德国工业4.0理念最务实的中国化理解,具体的说就是让生产中物理的things(物,零件,产品,机器……)CPS起来。让工厂零件、产品与机器可以相互交流,人和机器可以互动;让标准化生产更标准、效率、稳定;一次性生产的产品也可以通过颇具收益的方式制造出来。
我们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:急于生产本身的开展,却忽视了生产中检测和制造辅助用设施的开发配置,由于低端人工检测和其他防呆、防护辅助手段普遍缺乏精确、效率和安全保障,无信息化可言,严重拖累着生产率的提高。
我认为中汽成配未来的目标是要更多的以各种光学图像获取地实现"物"的数据化,然后辅以现代自动化科技手段,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自己专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之外,从检测、控制、辅助生产的角度,辅以机具设备,工业机器人等,建立一个可以自行运转的工厂,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愿以夏主席所提出的“工业4.0”即”新常态“为目标,不停创新和奋斗,为中汽成配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!